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云南省1976-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
靳寿华, 张海林, 杨卫红, 章域震, 李金梅
摘要380)      PDF (3262KB)(882)   

目的 分析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(HFRS)流行特征,为防治提供参考。方法 收集云南省HFRS病例资料并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,用SPSS 13.0软件对HFRS的发病率、死亡率及疾病的地理、季节、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学处理,其中方差分析应用于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发病率差异,线性相关分析用于比较不同人群与发病的相关性。结果 1976-2012年,云南省共报告HFRS患者876例,死亡50例,年平均发病率为0.058/10万,年平均死亡率为0.0042/10万,病死率为5.71%。1984-1987年和1998-2006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。全省14个州(市)的75个县(市、区)有病例报告,各州(市)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主要流行地区为昆明市及红河、楚雄和大理州,占全省病例数的80.48%,其中昆明市占全省发病数的35.50%。从地理特点分析,疫区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海拔1500~2500 m的地区。西南部低海拔(<1500 m)地区和海拔>2500 m的山区几乎无病例报告。全年均有发病,春夏季为流行高峰;主要发病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农民。结论 HFRS在云南省分布较广,主要流行区为中部和西北部海拔在1600~2000 m的盆地地区,应加强主要疫区的监测和防控工作。

2013, 24 (6): 498-502.    doi: 10.11853/j.issn.1003.4692.2013.06.006
云南省蚊虫分布特点及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
邓淑珍1,2,张海林2,李金梅1,2
摘要1503)      PDF (396KB)(1056)   

【摘要】 目的 分析云南省蚊虫分布特点及其与流行性乙型脑炎(乙脑)等虫媒病毒的关系, 为防制提供依据。方法 在云南省农村居民区住房、畜圈和野外竹林等生境捕蚊。结果 采获成年雌蚊10属88种158 909只,以库蚊、按蚊和伊蚊属蚊虫数量最多,分别占56.66%、25.35%和13.88%。在捕蚊总数中,居民区夜间捕获成蚊7属63种132 081只,其中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最高(42.12%);其次为中华按蚊(23.31%);野外白天捕获成蚊5属48 种26 828只,白纹伊蚊构成比最高(31.89%),其次为圆斑伊蚊(20.21%)。对8属29种3957批131 538只雌性成蚊进行病毒分离,结果从5属17种蚊虫体内分离到乙脑病毒81株,以库蚊分离出的毒株最多(59株),占72.84%;其次为按蚊8株(9.88%)和伊蚊9株(占11.11%);曼蚊和阿蚊均为2株(各占2.47%)。分离到乙脑病毒最多的蚊种为三带喙库蚊(27株),占分离毒株总数的33.33%。结论 居民区夜间活动蚊虫群落的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、中华按蚊、棕头库蚊、霜背库蚊、伪杂鳞库蚊和迷走按蚊;野外白天活动蚊虫群落的优势种为白纹伊蚊、伪白纹伊蚊、圆斑伊蚊、骚扰阿蚊和刺扰伊蚊。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是云南省乙脑和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。

2009, 20 (4): 344-348.